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需就其全球收入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為了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國家在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消費品,再征收一道消費稅。消費稅的征收方法采取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兩種方法。企業銷售產品時應交納的消費稅,應分別情況迸行處理:企業將生產的產品直接對外銷售的,對外銷售產品應交納的消費稅,通過“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2)企業用應稅消費品用于在建工程、非生產機構、長期投資等其他方面,按規定應交納的消費稅,應計入有關的成本。例如,企業以應稅消費品用于在建工程項目,應交的消費稅計入在建工程成本。借: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營業外支出/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3)企業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于委托方提貨時,由受托方代扣代繳稅款4)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委托方應將代扣代繳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成本5)委托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按規定允許抵扣的,委托方應按代扣代繳的消費稅款6)企業進口產品需要繳納消費稅時,應把繳納的消費稅計入該項目消費品的成本增值稅是以商品(含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以下統稱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①原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發生的應稅行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在這種方法下,采購等業務進項稅額允許抵扣銷項稅額。在購進階段,會計處理時實行價與稅的分離,屬于價款部分,計入購入商品的成本;屬于增值稅稅額部分,按規定計入進項稅額。②一般納稅人應當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増值稅”、“未交増值稅”、“預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等明細科目進行核算。“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下設置“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抵減”、“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減免稅款”、“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等專欄。其中,一般納稅企業發生的應稅行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銷售商品時應交納的増值稅額在“簡易計稅”明細科目核算。在銷售階段,銷售價格中不再含稅,如果定價時含稅,應還原為不含稅價格作為銷售收入,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作為銷項稅額。企業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應當按應收或已收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額,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固定資產清理”、“工程結算”等科目,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計算的銷項稅額(或采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的應納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發生銷售退回的,應根據按規定開具的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一般納稅企業提供應稅服務,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關規定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價款的,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企業發生相關成本費用允許扣減銷售額的,發生成本費用時,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待取得合規增值稅扣稅憑證且納稅義務發生時,按照允許抵扣的稅額,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或應交稅費—簡易計稅⑤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應當計入相關成本費用,不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増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核算。⑥因發生非正常損失或改變用途等,導致原已計入進項稅額但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應當將進項稅額轉出:為了分別反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欠交增值稅款和待抵扣増值稅的情況,確保企業及時足額上交増值稅,避免出現企業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稅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稅的情況,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未交増值稅”明細科目a.銷項合計大于進項合計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將轉出未交增值稅轉到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b、銷項合計小于進項合計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將轉出多交增值稅轉到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參考《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退還集成電路企業采購設備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通知》(財稅〔2011〕107號)第三條第二項規定,企業收到退稅款項的當月,應將退稅額從增值稅進項稅額中轉出。收到退還的期末留抵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小規模納稅企業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核算,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按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企業發生相關成本費用允許扣減銷售額的,發生成本費用時,按應付或實際支付的金額:待取得合規增值稅扣稅憑證且納稅義務發生時,按照允許抵扣的稅額:《環境保護稅法》中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資源稅是國家對在我國境內開采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我國對絕大多數礦產品實施從價計征。企業按規定應交的資源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資源稅”明細科目核算。土地増值稅是對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取得增值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按照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征收。這里的增值額是指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扣除項目金額后的余額。在會計處理時,企業交納的土地增值稅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科目核算。1)兼營房地產業務的企業,應由當期收入負擔的土地増值稅:2)轉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與其地上建筑物及其附著物一并在“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轉讓時應交納的土地增值稅:3)企業在項目全部竣工結算前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按稅法規定預交的土地増值稅:4)待該項房地產銷售收入實現時,再按上述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處理。該項目全部竣工、辦理結算后進行清算,收到退回多交的土地增值稅:5)待該項房地產銷售收入實現時,再按上述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處理。該項目全部竣工、辦理結算后進行清算,補交的土地増值稅:房產稅是國家對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征收的由產權所有人交納的一種稅。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后的余額計算交納。沒有房產原值作為依據的,由房產所在地稅務機關參考同類房產核定;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企業按規定應交的房產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房產稅”明細科目核算。土地使用稅是國家為了合理利用城鎮土地,調節土地級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強土地管理而開征的一種稅,以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稅額計算征收。企業按規定應交的土地使用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土地使用稅”明細科目核算。企業按規定應交的車船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車船稅”明細科目核算。印花稅是對書立、領受購銷合同等憑證行為征收的稅款,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的交納方法。由于企業交納的印花稅,是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以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的方法交納的稅款。1)按合同自貼花:一般情況下,企業需要預先購買印花稅票,待發生應稅行為時,再根據憑證的性質和規定的比例稅率或者按件計算應納稅額,將已購買的印花稅票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并在每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劃銷,辦理完稅手續。企業交納的印花稅,不會發生應付未時稅款的情祝,不需要預計應納稅金額,同時也不存在與稅務機關結算或清算的問題。(實務中稅局一般核定的是按次申報)2)匯總繳納: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應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一般實務中稅局核定的是按月申報)企業按規定應交的印花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印花稅”明細科目核算。企業按規定應交的印花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印花稅”明細科目核算。
為了加強城市的維護建設,擴大和穩定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來源,國家開征了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有關所得稅法及其細則的規定需要交納所得稅。企業應交納的所得稅,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所得稅”明細科目核算;當期應計入損益的所得稅,作為一項費用,在凈收益前扣除。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企業,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企業所得稅”明細科目進行會計核算。該明細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反映企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和預繳的企業所得稅;貸方發生額,反映按規定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多繳或預繳的企業所得稅。1)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繳或預繳的所得稅賬務處理。其中符合條件小型微利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西部大開發企業等優惠稅率類型企業,按照優惠稅率計算應繳的所得稅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說通俗點就是,因會計與企業所得稅的差異,當期多交企業所得稅稅,未來可稅前扣除的金額增加,即未來少交企業所得稅。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耕地占用稅是國家為了利用土地資源,加強土地管理,保護農用耕地而征收的一種稅。耕地占用稅以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計銳,按照規定稅額一次征收。企業交納的耕地占用稅,不需要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車輛購置稅是對所有購買和進口汽車、摩托車、電車、掛車、農用運輸車行為,按計稅價格10%征收的一種稅。土地使用權或房屋所有權的買賣、贈與或交換需按成交價格或市場價格的3%至5%征收契稅。納稅人為受讓人。其中計征契稅的成交價格不含增值稅。文化事業建設費是國務院為進一步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拓展文化事業資金投入渠道而對廣告、娛樂行業開征的一種規費。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單位和個人應按照計費銷售額的3%計算應繳費額,計費銷售額含增值稅。
按照實際繳納的計提(不需要體現減免稅額):
借:稅金及附加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貸:銀行存款